东欧国家的美术创作有其独到之处。但由于历史的、政治的诸多原因,这一地区的美术未能受到应有的关注。 上个世纪初,通过翻译和介绍,中国学者开始了对外国美术的研究。然而,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当中国当代艺术走出国门,与外国艺术步入同一个展示平台并发生文化互动时,我们对外 详细
“外国美术研究与教学发展战略”的研讨使我们有机会对外国美术实践从根本上作一反思,这在我国教育事业有更大发展和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新的文化语境中是一件具有广泛意义和需要重新认识的重要工作。这里只就思绪所及,简略地谈两个问题。 一、思蔡公之所思 1935年4月,蔡元培先生应《大众画报》之请,为该报 详细
2003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不间断地激变,已经逐渐完成了从收藏性的初级市场向投资性的中级市场的历史转型。然而正如专家所判定的那样,转型则意味着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身自然也会带来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以及矫枉过正的弊端。 事实的确如此。在当下的中国艺术市场中,艺术投资的观念甚嚣尘上,已经成为了一 详细
日前,广东地区几场冬季大拍相继落下了帷幕。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广东保利、广州嘉德、广州艺拍等拍卖公司陆续亮相。其中,广州嘉德推出1300余件拍品,总成交额为7533.9万元;广东保利有3763余万元入账;广州艺拍总成交额也达4000万元,成交率大多在50%至60%左右。从几场拍卖的结果来看,岭南画派依旧在广东艺术品拍 详细
冰逸对她作品的呈现总是哲学化的。譬如:她用一个复杂的观念作为她的"山海经" 系列的代言:我们究竟能不能给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或者古典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跟当代的新闻写作一样的思维空间? 更重要的是,她的创作和当下主流的中国当代艺术实践截然不同。她的作品中,富有自觉和自省的观念性,但又 详细
我把雷虹和冰逸放到一起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冰逸和雷虹都算不得职业画家。他们都在大学教书。冰逸从事艺术史研究和艺术批评写作,而雷虹是搞雕塑的。这种非职业画家的身份对他们来说或许正是一种幸运。因为他们无须把学院规范、时尚标准和圈子价值当回事。这给了他们一种从容的心境和怀疑的态度。因而也就 详细
…但是,将艺术作为某种类似宗教生活的形式的艺术家仍大有人在。雷虹的绘画在这方面极为明显。雷虹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研究生。绘画似乎只是他的 "副业" ,但我觉得它们却真正地体现了雷虹的艺术追求。他画了数百张纸上铅笔素描,它们大多有典型的西方抽象画的形式,由点、线、方块等元素组成。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 详细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版画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伴随着失落、痛苦、徘徊、挣扎、绝望、觉醒、自律与希望等种种心理历程,在观念转化、语境变易、视觉革命和本体建设上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版画创作明显呈现出艺术自律性;而另一方面却逐步滑向中国当代美术的边缘,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这其中固然有诸 详细
总站:bjb@artron.net400 601 8111 分站:wsan@artron.net020-37815525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