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的历史:从神之“神”到人之“神” “神”,许慎《说文解字》卷一说:“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又同书卷十四说:“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臼束,从臼,自持也。” 当代古文字学家认为:从字形发展来看,“申”本为象形字,像电光回曲之状,其语义隐含有对自然神祗崇拜的 详细
辽宁省博物馆藏张萱《虢国夫人出游图》,有金章宗题签、明昌诸玺,南宋贾似道等公私三印。《庚子销夏录》、《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等书著录,是流传有绪的宋摹本。张萱是盛唐时的宫廷画家,与杨宁、杨抖并善画人物,为开元年间集贤院画直。张萱京兆人,尝画贵公子、鞍马、屏幛、宫苑、仕女,名冠于 详细
历来相传北宋初年的宫廷画家徐崇嗣创造了一种所谓“没骨”画,主要的文献记载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说:“(徐崇嗣)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又,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亦云:“(徐崇嗣)画芍药五本……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看来 详细
正如张旭既能写出法式谨严的《郎官石柱记》,又能写出势不可遏的狂萆一样,杨凝式的书法性格同样具有两面性——以《韭花帖》的闲雅宁静,哪里能想见《神仙起居法》、《夏热帖》等的纵逸?虽然杨凝式的这种纵逸与狂草相比尚嫌温和,但《神仙起居法》的纵势与《夏热帖》的穿插同样具有极强的表现性。 不过,在杨凝式 详细
在宋代绘画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尺余见方的小品画。这些小幅作品,原先可能是宫殿中配置在屏风上的装饰画,或者是画在纨扇上的装饰画,后人为了更好地欣赏和保存,装裱成页,结集成册,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宋人册页。宋人册页包括了山水楼阁、花鸟草虫、人物故事等几乎所有的绘画题材。册页画面小,容量少,不可能画一 详细
一 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文化世家、私家收藏、文人雅集等现象映衬着这一时期文化的兴盛。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绘画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画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都超过了历代女性画家及作品的总和,在绘画语言的完美上更是远胜于各代女画家。可以说, 详细
在唐代初年,从事宫廷绘画的艺术家大多并非专职画家,如阎立德、阎立本皆为工部将作大匠、工部尚书。据《新唐书百官志》:“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将作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下。掌土木工匠之政(武德初,改令曰大匠,少令曰少匠)……”工 详细
上世纪七十年代,学西画的秦忠明赴敦煌采风,被莫高窟艺术瑰宝所震撼,萌发了再现敦煌壁画神韵的创作冲动,经无数次探索实践,领悟到积淀着历史和自然之特殊美的古画内涵,以中国画的宣纸和西洋画的油料,配以独特的绘画工具,首创出极具“文物”效果的宣纸油画,似古却新,虽残犹美。其画诚如罗丹所言:有一种比美的东 详细
总站:bjb@artron.net400 601 8111 分站:wsan@artron.net020-37815525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